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试卷 地理 1.本试卷共10页,共3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 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图1为陆半球图,图中甲点是陆半球中心。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1.在陆半球图上 A.甲点位于北半球B.乙点位于东半球 C.丙点位于太平洋D.丁点位于南美洲 2.图中显示出 A.四大洲B.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三大洋D.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注热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为“一带一路”增添新动能。图2为“数字丝绸之路”示意图(局部)。读图,完成第3、4题。 图2 3.“数字丝绸之路”, A.主体位于亚洲和非洲境内B.是现代化交通运输通道 C.连接发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2020-2021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上-石景山-B2-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期末地理试卷
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试卷
地理
1.本试卷共10页,共3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
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图1为陆半球图,图中甲点是陆半球中心。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1.在陆半球图上
A.甲点位于北半球B.乙点位于东半球
C.丙点位于太平洋D.丁点位于南美洲
2.图中显示出
A.四大洲B.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三大洋D.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注热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为“一带一路”增添新动能。图2为“数字丝绸之路”示意图(局部)。读图,完成第3、4题。

图2
3.“数字丝绸之路”,
A.主体位于亚洲和非洲境内B.是现代化交通运输通道
C.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D.以绿色能源为主要动力
4.“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可以
①促进国际经济合作②改变国家分布格局
③加强国家文化交流④利于人口均衡分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我国研发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于2020年11月10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图3为世界板块分布图(局部)。读图,完成第5、6题。

图3
5.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的附近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6.“奋斗者”号潜水器下潜突破万米,得益于
A.海沟深度的变化B.海水质量的改善
C.科学技术的发展D.潜水器体积变小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岛国。读图4(a)和图4(b),完成第7、8题。

图4(a)图4(b)
7.比较从图4(a)到4(b),新加坡
A.与邻国接壤B.位置变化C.面积增加D.成为半岛国家
8.图中新加坡国土变化的原因是
A.填海造陆B.海平面上升C.岛屿漂移D.地壳运动
图5为“世界部分区域古老地层及舌羊齿化石发现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题。

图5
9.图中信息可作为
A.板块构造学说的证据B.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C.地球不断运动的证据D.世界海陆分布的证据
图6为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10~12题。

图6
10.四地中,
A.甲地——年降水量约1000mmB.丙地——降水均匀
C.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20℃D.丁地——雨热同期
11.乙地气候特征是
A.冬冷夏热,降水主要集中夏季B.冬暖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2.与丁地气候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图7为世界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图7
13.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1830年前世界人口不足1亿B.1930年—1960年人口增长缓慢
C.1960年—2011年人口增长迅速D.世界人口始终保持匀速增长
14.某地区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粮食供给紧张②自然资源分布不均③增加就业困难④“老龄化”现象突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人种是指在体质、体貌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不同人种对人类文明都做
出了自己的贡献。图8为某大洲人种分布图及儿童绘画作品。读图,完成第15、16题。

图8(a)图8(b)
15.图8(a)中,图例①②③代表的世界主要人种分别是
A.①黑色人种,②白色人种B.①混血人种,③黄色人种
C.①白色人种,②黑色人种D.②混血人种,③黄色人种
16.下列主题中,与图8(b)内容最贴切的是
A.人种平等,和谐相处B.关心儿童,健康成长
C.珍爱生命,保护地球D.建设城市,促进发展
图9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7、18题。

图9
17.甲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乡村,这里有河流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田野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18.甲聚落地处
A.冰天雪地的高原B.干旱缺水的荒漠
C.地表崎岖的山区D.灌溉便利的平原
西亚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图10为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和主要输出路线图。读图,完成第19、20题。

图10
19.西亚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
A.地中海东侧沿岸B.红海西侧沿岸
C.波斯湾及其沿岸D.阿拉伯海沿岸
20.西亚石油输出的主要方式有
①铁路运输②公路运输③海洋运输④内河运输⑤管道运输
A.①②B.②④C.①⑤D.③⑤
非洲尖毛草在干季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雨水到来之
际,尖毛草在三五天内便能长到1.6至2米,成为草地之王。图11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21、22题。

图11
21.图11中,尖毛草可能生长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2.近些年来,在尖毛草生长的地方,建起了很多国家公园。这些国家公园吸引游客的原因是
A.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B.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
C.众多的文化名胜古迹D.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
2019年10月,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雪龙2号”首次参加南极科考。图12为南极地区图、图13为东方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第23~25题。

图12图13
23.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与南极洲范围一致B.世界上跨经度范围最广地区
C.海洋为主,周围被陆地包围D.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主人”
24.科考活动多在南极的夏季进行,因当地
A.6—8月份,降水相对丰沛B.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
C.有极昼现象,气温相对较高D.队员无暴雪迷路等危险
25.我国科学家“长途跋涉”赴南极科考,是为了
A.认识南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B.建设南半球航空交通运输枢纽
C.开发利用种类多样的自然资源D.开辟中国游客旅游的新目的地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3题,共45分。
26.(16分)地理图像是认识区域地理的重要工具。图14为亚洲地形及水系分布图,图15为亚洲气候及水系分布图,图16为世界六大洲海拔比较图。依据地理图像,归纳亚洲自然环境特点。

图14图15

注:2005年中国测量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图16
(1)读图,完成结构图。

自然地理要素:
地形与地势河流气候
要素特征
地形与地势:
图①(图号)表现亚洲地形类型②(多样/单一);地势③高、四周低。
亚洲最大相对高度约④米,是地势起伏最大的洲。
河流:
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⑤状入海;外流区面积广,主要河流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⑥。
北部多数河流⑦结冰期;西部河流水量⑧;东部河流汛期集中在⑨季。
气候:
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⑩;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⑪显著,其共同特征是⑫。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地域辽阔,地理环境⑬(复杂多样/单一独特)
(2)刘明综合图14和图15中的信息,对湄公河进行简单表述,其中有些错误。请从中挑出三处。
受地形地势影响,湄公河大致自南向北注入海洋;流速从源头到入海口逐渐加快,利于内河运输。受气候影响,湄公河水位季节变化小,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生活在河流两岸的人们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小麦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示例:错误:湄公河大致自南向北注入海洋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7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18为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7

图18
(1)观察图17,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的走向大致是________方向,在______(海洋/陆地)更平直。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_____(单选)。
A.逐渐增高B.逐渐降低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2)观察图17,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年平均气温约_________(高于/低于)20℃;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____________。
(3)观察图18,赤道地区比两极地区降水量__________;中纬度地区,__________半球比半球降水量多。
(4)据图概括,图中①地、②地、③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
(5)描述图17中甲地和乙地气温状况,比较两地气温差异,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28.(15分)欧洲西部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游客络绎不绝。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荷兰——风车之国
荷兰濒临①海,地形以②为主,地势低平。当地人利用③能制作的风车,曾用来碾谷物、排洼地积水……,现今是④(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荷兰的“国家名片”。
挪威——峡湾风光
挪威峡湾被列入世界⑤(自然/人文)遗产。挪威所在的⑥半岛,大部分位于⑦纬度地区,⑧(季节)是最佳游览时间。
西班牙——阳光海岸
西班牙南部⑨海沿岸的阳光海岸绵延200多千米。受⑩气候影响,夏季⑪,冬季⑫,全年日照天数达300多天,被誉为世界完美海滩之一。
瑞士——滑雪天堂
瑞士达沃斯地处⑬山脉,海拔⑭(高/低),雪质好,积雪厚,雪道长。交通⑮,基础设施完善,被滑雪爱好者称为“滑雪天堂”。

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
地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25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DCBDCCAB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CBAABDCD
题号2122232425
答案BADCA

第二部分(45分)
26.(16分)
(1)(13分)①14②多样 ③中部(中间)④9259.43⑤辐射(放射)
⑥北冰洋 ⑦有⑧少(小)⑨夏(夏秋)⑩温带大陆性气候
⑪季风气候⑫雨热同期⑬复杂多样
(2)(3分)流速从源头到入海口逐渐加快
湄公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小麦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27.(14分)
(1)(3分)东西海洋B
(2)(2分)高于低于0℃
(3)(3分)大(多)南北
(4)(2分)全年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降水量大
(5)(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小于0℃,乙地年平均气温10℃~20℃之间,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海拔)。(甲地气温范围1分,乙地气温范围1分,甲和乙比较1分,影响因素1分)
28.(15分)
①北 ②平原③风④人文
⑤自然⑥斯堪的纳维亚⑦高⑧夏
⑨地中⑩地中海气候
⑪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⑫冬季温和湿润(温暖多雨)
⑬阿尔卑斯⑭高⑮便利(发达)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