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学期期末-初二-6.石景山初二地理期末2023.1-2023-1-石景山区 初二地理

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试卷 地理 学校姓名 准鲍号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 献。”图1为2022年11月30日神十四、神十五乘组航天员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 胜利会师的照片。据此,完成第1、2题。 1.胜利会师当日,北京 A.白昼渐短夜渐长 B.做好全面供暖准备 C.行道树枝叶繁茂 D.超市月饼销售火爆 2.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说明我国1 A.劳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C.工业基地分布趋于平衡D.矿产资源种类日益丰富 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 者变而为刚。(《朱子语类》卷九十四)【注:螺蚌泛指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据此,完 成3〜5题。 3.螺蚌 A.藏于土石B.爬上高山 C.活在水中D.柔变为刚 4.据文推测,该地 A.高山夷为平地B.地震灾害频发 C.气候条件恶劣D.曾是海洋环境 5.文中现象的成因,可解释 A.①B

2023上学期期末-初二-6.石景山初二地理期末2023.1-2023-1-石景山区 初二地理
2023上学期期末-初二-6.石景山初二地理期末2023.1-2023-1-石景山区 初二地理
2023上学期期末-初二-6.石景山初二地理期末2023.1-2023-1-石景山区 初二地理
2023上学期期末-初二-6.石景山初二地理期末2023.1-2023-1-石景山区 初二地理
2023上学期期末-初二-6.石景山初二地理期末2023.1-2023-1-石景山区 初二地理
2023上学期期末-初二-6.石景山初二地理期末2023.1-2023-1-石景山区 初二地理
2023上学期期末-初二-6.石景山初二地理期末2023.1-2023-1-石景山区 初二地理
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试卷
地理
学校姓名 准鲍号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 献。”图1为2022年11月30日神十四、神十五乘组航天员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 胜利会师的照片。据此,完成第1、2题。

1.胜利会师当日,北京
A.白昼渐短夜渐长
B.做好全面供暖准备
C.行道树枝叶繁茂
D.超市月饼销售火爆
2.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说明我国1
A.劳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C.工业基地分布趋于平衡D.矿产资源种类日益丰富
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 者变而为刚。(《朱子语类》卷九十四)【注:螺蚌泛指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据此,完 成3〜5题。
3.螺蚌
A.藏于土石B.爬上高山
C.活在水中D.柔变为刚
4.据文推测,该地
A.高山夷为平地B.地震灾害频发
C.气候条件恶劣D.曾是海洋环境
5.文中现象的成因,可解释

A.①B. (2)C. (3)D.④
图2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

图2
6.7级及以上地震点位主要分布在
①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亚欧大陆内部
③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④环大西洋边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震多发生在
A.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活跃B.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C.大洋边缘,地壳比较稳定D.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油橄榄是欧洲某国的国树,该国是世界主要橄榄油出口国之一。图3为该国某地气 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图示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图3
9.该地有利于油橄榄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A.夏季光照强,年降水量500mm左右
B.气温12V37,C 年降水量1000mm
C.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且降水量最多
D.冬季多云雾,春季降水量小于夏季
世界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图4为全球亚寒带 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图4
10.有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
A.亚洲的内陆地区B.北美洲中纬地区
C.南美洲赤道附近D.大洋洲西部地区
11.导致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表起伏D.河流分布
图5为亚洲人口密度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图5
12.亚洲人口分布
A.赤道地区人口密度>200人/千米②B.东部、东南部稠密
C.东部岛屿人口密度<10人/千米2D.西部、西北部均匀
13.图中甲地、乙地人口稀疏,原因是
①甲地一一全年降水稀少②乙地一一终年酷寒
③甲地——气温年较差大④乙地——地势高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经多年努力,我国农业专家帮助非洲某国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 为该国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图6为中国专家指导当地农民种植水稻。据此,完成第
14、15 题。

14.依据体貌特征,当地居民属于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
15.中国与该国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属于
A.南北对话B.南北合作
C.南南对话D.南南合作
聚落是人们为生产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图7为我国某地聚落景观,图8为 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6、17题。

图7

图8
16.该聚落景观
①位于山区,聚落分布稀疏②气候温和湿润,梯田种植为主
③交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④附近河湖密布,引水灌溉便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7.照片中的聚落可能位于图8的
A.甲地B.乙地
C.丙地D. 丁地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图9为黄河流域略图,图10为“地上河"示意 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黄河①河段水电站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B.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人口众多,用电量大D.工业发达,技术先进
19.据图9推测,黄河年平均输沙量最大的河段位于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20.图10所示现象出现在黄河
A.①河段B.②河段
C.③河段D.④河段
图11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12为某油画作品。读图,完成21〜23题。

图11图12
21.油画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域是
A.①B.②C.(3)D.④
22.①区域和②区域分界的山脉是
A.太行山脉B.秦岭C.昆仑山脉D.南岭
23.位于③区域的典型传统民居有

A.吊脚楼B. 土楼C.四合院D.蒙古包
我国自2018年起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年来,进博会充分发挥国际采 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通、产业相融、 创新相促、规则相联,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图13为2022年(第五届)中国国 际进口博览会宣传片(片段)。据此,完成第24、25题。

24,进博会的举办城市
A.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B.是我国内陆地区交通枢纽
C.位于沪宁杭工业区
D.长夏无冬景色宜人
25.我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可
①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共同增长
②成为世界各国经贸合作渠道
③有利于我国向世界开放市场
④完全替代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4题,共45分。
26.(12分)同学们在地理课上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结合活动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主题】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
【活动步骤】第一步:图14中给陆地涂上深灰色,给海洋涂上浅灰色。

(1)涂色过程中可见:面积最大的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从半球 位置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 (单项选择);从纬度位置看,热带面积最广 的是 (大洲名称),平均温度最低的是 (大洋名称)。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第二步:沿大陆轮廓剪下陆地,包括面积较大的岛屿。
(2)裁剪过程中可见:世界海陆分布(均匀/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双 项选择)。
A.北半球B.南半球
C.东半球D.西半球
第三步:将剪下的陆地和海洋依次粘贴到10x10方格纸上,见图15。

图15
(3)图15中,A是, B是;
据此说明.
【学习拓展】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 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4)请从交通、贸易、生态环境等角度任选其一,说说你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7.(11分)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目标之一。图16 (a)、图16
(b)分别为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局部),图17为全球不同纬度地区 年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16 (a)图 16 (b)
(1)图16中,①地1月平均气温;①②两地最大温差接近;③地7月份 可能出现的景观是 (单项选择)。


A.红叶景观 B.雨林景观 C.沙漠景观 D.苔薛景观
(2)图16中,北京不同季节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比较图16 (a)和图
16 (b) , (单项选择)。
A.图16 (a)北半球等温线更密集
B.图16 (b)海洋上的等温线更弯曲
C.①地和④地同处相同月份
D.③地和④地同处相同季节
(3)图16所示区域平均气温分布一般规律: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同纬
度地区相比,海拔越高,气温O

图17
(4)图17显示,赤道地区年降水量比两极地区;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
半球比 半球多。
(5)结合图16、图17,归纳甲地气候特征:
28.(10分)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地势起伏最大的大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图18为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七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图18
(1)①地一②地一③地:气温年较差逐渐;年降水量逐渐 o④地气候特征
是,其与⑤地、⑥地同位于亚洲东部,三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纬度。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并简要分析造成这 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或绘简单示意图说明主要原因)。
(3)⑤地与⑦地相比,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o
(4)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9.(12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图19为中国水资源分 布示意图及部分城市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9
(1)我国省级行政区域中,大部分位于丰水带和缺水带的分别是 (单项选择)。
A.闽、新B.川、藏C.黑、青D.琼、晋
(2)观察图19,利用框图归纳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来,“南水”已成为保障北京城市用水需求的主力水源。
表1 “南水"进京7年来北京水资源变化
2014 年2021 年
人均水资源(立方米)100150
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米)25.6616.52
密云水库蓄水量(立方米)8亿多33.59 亿

(3)依据表1中资料,说出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水资源的影响。(至少答出两点)
图20为北京某家庭自来水缴费通知单。截止 10月11日,该家庭2022年已用自来水79立方米。 北京市第一、二、三阶梯水价分别是5元/立方米、 7元/立方米和9元/立方米。
(4)该家庭当前自来水缴费属于 (单项选 择)。综合水费100元包括水费、水资源费改 税及 o请你谈谈阶梯水价制度对北京
水资源的影响 o
A.第一阶梯水价
B.第二阶梯水价
C.第三阶梯水价

图20
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
地理试林案及评分X
第一部分
(每小题1分,共25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BCDDBBCA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BBCDAABCD
题号2122232425
答案DBDCA

第二部分
(共4道大题,共45分)
26.(12 分)
(1)亚洲(1分)南极洲(1分)C(1分) 非洲(1分) 北冰洋(1分)
(2)不均(1分)AC (2 分)
(3)29%(1分)71% (1 分)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或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分)
(4)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合理即可(1分)
27.(11 分)
(1)-10~0 °C (1 分)20 °C (1 分) D (1 分)
(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1分) A (1分)
(3)气温逐渐降低(1分) 越低(1分)
(4)多(1分) 南(1分) 北(1分)
初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第1页(共2页)
(5)全年高温多雨(1分)
28.(10 分)
(1)增大(1分) 减少(1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分)雨热同
期(1分)
(2)青藏高原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均气温低,1分;这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于 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C 1分。(绘制示意图体现出随海拔 升高,气温逐渐降低,1分)(2分)
(3)⑤地比⑦地年降水量大(1分)⑤地比⑦地降水季节变化大(1分)
(4)需举例说明,合理即可(2分)
29.(12 分)
(1)A (1 分)
(2)①不均匀(1分) ②西(1分) ③南(1分) ④夏秋(1分) ⑤冬春
(1分) ⑥跨流域调水(1分)
(3)人均水资源量增加,水资源丰富(缓解水资源紧张);平原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变 浅,地下水资源增加(避免地下沉降);水库蓄水量增加,用水总量增加。(任选其二)〈2 分)
(4)A (1分) 污水处理费(1分)运用阶梯水价制度,调控用水量,鼓励居民节
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少水污染。(合理即可)(1分)
初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第2页(共2页)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