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试卷共12页,共两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和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9年4月23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习主席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C. 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 D.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C. 主体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 东南北三面被三大洋环绕
A. 海水相连,占地球表面积的80% B. 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C. 各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沟通 D. 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4.学完海陆变迁后,小明查阅收集了很多文献。下列文献能够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发现北纬30度贯穿了四大文明古国,沿途的自然人文风光和一条条壮美的河流是地球生命的律动。左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右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A. ①地低于 20℃ B. ①地低于②地 C. ④地大约 15℃ D. ②地高于③地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A. 200~500mm B. 500~1000mm C. 1000~2000mm D. 2000mm 以上
A. ①—甲 B. ②—乙 C. ③—丙 D. ④—丁
A. 地势较高 B. 全年高温 C. 降水丰沛 D. 交通发达
10. 地理小组对全球气温和降水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分析某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11. 上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统计图,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13.下图为人口总数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
各国根据本国人口发展的状况,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下表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相关内容。
14. 我国于2015年10月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原因是
A. 经济发达可养活更多人口 B.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C. 我国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 D. 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图为清代宫廷画家徐扬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 1759 年)创作的《姑苏繁华图》(局部),反映了当时苏州(今江苏苏州)“商贾辐辏[fú còu],百货骈阗[pián tián](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的意思)”的市井风貌。
A. 乡村,这里有河流 B. 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 城市,这里以商业活动为主 D. 城市,这里的房屋数量较多
A. 水运发达 B. 地势崎岖 C. 水流湍急 D. 全年少雨
2019年5月13日,被称为穿越时空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其中的一些展品体现古代中国与亚洲各国通过丝绸之路建立的经贸文化联系。目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合作更密切。下图为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和西亚石油资源输出图。
18. 鎏金银壶和元青花梅瓶,分别经过的古代商贸路线可能是图中的
19. 小明跟朋友聊起了在展馆看到的伊朗代表,他的描述中最不可信的是
20. 西亚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资源是石油,主要分布在
21. 西亚修建了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道,再从地中海沿岸装船运输,这样缩短了石油运往
2018年9月26日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返回上海基地码头,131名科考队员历时69天,乘风破浪,踏雪寻冰,勇闯无人之区探索自然真谛,对北极中心区域开展综合调查。下图为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路线示意图。
A. 纬度位置低 B. 气候寒冷 C. 没有动物分布 D. 没有人类活动
23. 科考队完成在楚科奇海作业区的工作,前往北冰洋中心区域,行驶方向是
25. 海冰观测是本次科考重点内容之一。如果海冰加速消融,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26.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葡萄酒为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进博会展品之一。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托斯卡纳、美国加州纳帕山谷、智利卡萨布兰卡谷、澳大利亚布鲁萨谷、南非开普敦、中国烟台的蓬莱南王山谷并称为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
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12℃~30℃,年降水量 600-800 毫米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
2019 年 10 月 22 日上午,从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出发,装载着 2000 多公斤法国红酒的中远海运“天秤座”货轮抵达上海洋山港。
(2)图乙为①、②、③三个产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c为_________ 产区(填数字序号)、属于__________(气候类型);三个产区降水的显著差异表现在 _________(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
(3)图甲中,②产区所在地区盛产葡萄,自古人们用葡萄酿造葡萄酒。分析该地区利于葡萄生长的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所示“天秤座”货轮从安特卫普港出发经________洋,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过__________海、___________运河和_________海,进入印度洋,通过___________海峡,经过我国南海、___________ 海到达上海洋山港。
27.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总称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地理课上同学们组成若干地理小组,开展对美洲的研究。图甲为美洲地形图、图乙为美洲气候类型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四组同学探究了甲、乙两条河流的航运能力和航运价值。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结论。
(1)第一组同学分析了两大洲位置特点:从纬度位置看,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而南美洲_________带范围广;从海陆位置看,两大洲均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但北美洲北临北冰洋,南美洲南隔德雷克海峡与_______洲相望。
(2)第二组同学通过绘制两大洲地形简图,探究两大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河流影响。结合图甲,将框图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3)第三组同学开展河流水文特征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调查,分析河流结冰期和流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图甲、图乙,将框图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4)从甲、乙两条河流中任选其一,判断该河流航运价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28.暑假小丽和小红参观了北京世园会中各具特色的国际馆。其中日本和尼泊尔展馆给她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她们对两个国家有了更深的认识。图甲是尼泊尔和日本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日本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依赖国外输入的比重及主要工业产品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比重(2010年)
小红看到一则新闻:尼泊尔农民面临农作物“废料”——稻谷壳和玉米杆等需要处理的难题。而与尼泊尔接壤的我国西藏日喀则地区却面临牲畜饲料不够的问题。中国在尼泊尔投资建设现代化的加工厂,将这些“废料”加工成饲料,并进口。
(1)从她们参观时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两国( ) (选择填空)。
A.人种相同 B.语言相同 C.都信奉佛教 D.传统服饰相同
(2)新闻中的中国与尼泊尔的经济合作属于国际交往中的 ________(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出口由农作物“废料”加工成的饲料有利于尼泊尔___________(多项选择)。
A.变废为宝,资源有效利用 B.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C.解决本国饲料短缺的问题 D.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3)小丽品尝了两国的传统美食尼泊尔豆汤饭和日本寿司,从饮食习惯可以看出两国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_______为主;但两国海陆位置不同,尼泊尔是________国,日本是______国,因此日本有发达的___________业(农业部门)。
(4)小丽和小红在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日本和尼泊尔的资料,其中有一些错误的表述,从中挑出四处。
示例错误:日本位于太平洋东北部;错误1:______ 错误2:______ 错误3:______ 错误4:_____